欢迎访问苏州律师吕婷网站!

一文读懂刑事案件取保候审的申请和决定程序

一文读懂刑事案件取保候审的申请和决定程序


在刑事案件中,取保候审的申请和决定程序关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以及案件的顺利推进。了解这些程序,能让当事人及其家属在面对刑事案件时更加从容应对。

一、申请程序

(一)申请主体

  1.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他们自身有权直接向司法机关提出取保候审申请。在被采取强制措施后,若认为自己符合取保候审条件,便可依据法律规定提交申请,争取在相对自由的环境中等待案件处理。
  1. 法定代理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父母、养父母、监护人和负有保护责任的机关、团体的代表等法定代理人,在嫌疑人、被告人无法自主申请时,可代其申请取保候审。比如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其法定代理人可代表其启动申请程序。
  1. 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等近亲属,也能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申请取保候审。在实际情况中,很多时候是近亲属积极奔走,为嫌疑人争取取保候审的机会。
  1. 辩护人:律师作为辩护人,凭借专业法律知识和经验,能更准确地把握案件情况和法律规定,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申请取保候审。他们会根据案件事实和证据,向司法机关阐述申请理由,争取取保候审的批准。

(二)申请方式

  1. 书面申请:通常需要提交书面的取保候审申请书,详细说明申请的理由和依据。申请书应包含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基本信息、涉嫌罪名、申请取保候审的具体理由,如符合刑罚条件、社会危险性低等,以及保证在取保候审期间遵守相关规定的承诺等内容。
  1. 提交相关材料:除申请书外,还需提交一些支持申请的材料。例如,若以患有严重疾病为由申请,需提供医院出具的诊断证明、病历等材料;若强调社会危险性低,可提供犯罪嫌疑人的工作证明、居住证明、社区表现证明等,以证明其有稳定生活环境和良好社会表现。

二、决定程序

(一)决定机关

  1. 侦查阶段 - 公安机关:在刑事案件的侦查阶段,由公安机关负责对取保候审申请进行审查决定。公安机关会综合考虑案件的侦查进展、犯罪嫌疑人的情况以及社会影响等因素,判断是否批准取保候审。例如在盗窃案件的侦查过程中,公安机关会根据被盗财物的追回情况、犯罪嫌疑人的供述稳定性等因素作出决定。
  1. 审查起诉阶段 - 人民检察院:当案件进入审查起诉阶段,人民检察院成为取保候审申请的决定机关。检察院会对案件证据、犯罪嫌疑人的认罪态度等进行全面审查,在此基础上决定是否批准取保候审。比如在贪污受贿案件的审查起诉阶段,检察院会审查犯罪嫌疑人是否积极退赃、是否存在串供风险等因素来决定。
  1. 审判阶段 - 人民法院:在审判阶段,人民法院对取保候审申请进行审查并作出决定。法院会结合庭审情况、案件事实认定以及法律适用等因素,判断是否准予取保候审。例如在故意伤害案件的审判过程中,法院会根据被告人的犯罪情节、悔罪表现以及对社会的危害程度等因素进行考量。

(二)审查流程

  1. 材料审核:决定机关收到取保候审申请后,首先会对申请材料进行细致审核。查看申请书内容是否完整、申请理由是否充分、相关材料是否真实有效等。如发现材料有遗漏或疑问,会要求申请人补充或说明。
  1. 调查核实:除审核材料外,决定机关还会进行调查核实工作。可能会向案件的侦查人员、证人、被害人等了解情况,进一步核实犯罪嫌疑人的社会危险性、案件事实等关键信息。例如在诈骗案件中,向被害人了解被骗经过和犯罪嫌疑人的态度,向侦查人员了解案件侦查的难点和疑点。
  1. 集体讨论决定:对于较为复杂或存在争议的取保候审申请,决定机关通常会组织集体讨论。由相关办案人员、领导等共同参与,综合各方面意见,依据法律规定和案件实际情况,作出最终是否批准取保候审的决定。
了解刑事案件取保候审的申请和决定程序,是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重要一环。在实际操作中,如有疑问,建议及时咨询专业法律人士,确保申请过程合法、有效。
上一篇:必看!符合这些条件,才可能申请取保候审!
下一篇:干货!取保候审在案件各阶段的影响与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