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的注意事项
时间:2025-02-09 作者: 来源:苏州律师
- 填写主体与资格确认
- 确认申请主体:工伤认定申请主体可以是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本人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不同主体申请时间有限制,用人单位应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 30 日内提出申请;特殊情况经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可延长。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 1 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例如,小李在工作中受伤,其所在单位应在规定时间内申请,若单位未申请,小李或其近亲属可在 1 年内自行申请。
- 确保申请资格:要明确申请工伤认定必须基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人事关系的聘用合同关系,以及其他证明劳动关系的材料。没有劳动关系,工伤认定申请将无法受理。
- 申请人信息填写
- 个人信息准确完整:申请人无论是劳动者本人还是其近亲属,都要填写真实、准确、完整的个人信息,如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和地址等。联系电话要保持畅通,方便工伤认定部门在审核过程中联系沟通;地址要详细到门牌号,确保相关文书能准确送达。例如,填写的地址不准确,可能导致工伤认定决定书无法及时送达申请人手中。
- 与身份证明一致:填写的信息要与提供的身份证等有效身份证明材料上的信息一致,避免因信息不符而影响申请进度。
- 用人单位信息填写
- 单位信息真实无误:用人单位名称要填写全称,与营业执照等登记注册文件上的名称一致;地址填写单位注册地址或实际经营地址;联系电话填写单位负责工伤认定事宜的部门或人员的有效电话。例如,填写错误的单位名称或联系电话,可能导致工伤认定部门无法顺利与用人单位取得联系,耽误认定工作。
- 确认单位性质和行业:要明确用人单位的性质(如企业、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等)和所属行业,这有助于工伤认定部门对单位的劳动用工情况和风险程度进行综合评估。
- 职工基本信息填写
- 岗位与入职时间准确:工作岗位要填写劳动者实际从事的岗位名称,不能随意简化或错误填写;参加工作时间要精确到年月日,如实反映劳动者入职用人单位的时间。例如,将工作岗位填写错误可能会影响对工作原因和工作职责的判断;入职时间填写不准确可能影响工伤认定中对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的认定。
- 其他信息核对:核对职工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码等信息与职工本人身份证一致,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 事故情况填写
- 时间精确详细:事故发生时间要精确到分钟,因为准确的时间对于调查事故发生的背景、现场情况以及与工作安排的关联性等都有重要意义。例如,通过确定事故发生时间,可以查看该时段的工作记录、监控视频等资料来核实事故情况。
- 地点具体准确:事故发生地点要详细填写到工作场所的具体位置,如楼层、车间、具体工位等。例如,“XX 市 XX 区 XX 路 XX 号 XX 公司研发楼 3 层 305 室”,这样详细的地址有助于工伤认定部门实地勘查事故现场,判断事故是否发生在工作场所内。
- 经过真实全面:事故经过是工伤认定申请表的核心内容,要如实、全面地描述事故发生的全过程。包括事故发生前劳动者正在进行的工作任务、引发事故的原因、事故发生瞬间的具体情形、受伤的部位和方式等。要避免模糊不清或夸大、缩小事实的描述。例如,描述事故经过时应清晰说明 “在操作机器过程中,因机器突然失控,导致左手手指被机器夹伤”,而不能简单说 “工作时受伤”。同时,可以提供相关证据线索,如事故现场的证人、监控视频等,以便工伤认定部门调查核实。
- 伤害部位明确:准确填写受伤害部位,如有多处受伤,要分别列出具体部位。例如,“头部、右手小臂、左腿膝盖”,明确的伤害部位有助于医疗机构的诊断和工伤认定部门对伤害程度的评估。
- 诊断情况填写
- 医疗机构准确:填写劳动者受伤后首次前往就医的医疗机构全称,不能使用简称或错误名称。例如,应填写 “XX 市人民医院”,而不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