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贷与借贷有什么区别
时间:2025-01-14 作者: 来源:苏州律师
- 资金来源不同
- 转贷:转贷的资金来源是从金融机构套取的信贷资金。例如,某人从银行以较低的利率(如年利率 5%)借得一笔住房贷款,然后将这笔资金转贷给他人,而不是按照银行规定用于自己的住房相关事务。这种行为是将从银行获取的贷款转手贷出,资金最初来自金融机构的信贷渠道。
- 借贷:借贷的资金来源较为多样。它可以是个人的自有资金,比如一个人自己积累的储蓄,或者是从其他合法途径获得的资金,如继承遗产、接受赠与等。例如,甲自己有一笔 10 万元的积蓄,乙有资金需求,甲将这 10 万元借给乙,这就是典型的以自有资金进行借贷。
- 合法性差异
- 转贷:转贷行为在很多情况下是违法的。特别是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的情况,会构成高利转贷罪。例如,套取银行贷款后以明显高于银行贷款利率的水平转贷给第三方,从中获取高额利息差,这种行为扰乱了金融秩序,是法律所禁止的。
- 借贷:合法的借贷行为受到法律保护。只要借贷双方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约定合理的利息(不超过法定上限)、还款期限等内容,并且资金来源合法,那么这种借贷关系是合法有效的。例如,在民间借贷中,按照法律规定,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以内的利息约定是合法有效的。
- 目的不同
- 转贷:转贷的主要目的通常是牟利。转贷人通过套取低息的金融机构贷款,再以高息转贷给他人,获取利息差作为收益。例如,从银行贷款的年利率为 4%,转贷给他人时年利率变为 10%,转贷人就可以获得 6% 的利息差作为利润。
- 借贷:借贷的目的比较多样。可能是出于帮助他人解决资金困难,如朋友之间、亲戚之间的资金拆借;也可能是基于商业合作等合理需求,例如供应商为了支持下游企业的发展,给予一定期限的资金融通。借贷行为不一定以获取高额利息为主要目的,有时可能是无息借贷。
- 风险承担主体不同
- 转贷:在转贷关系中,由于转贷行为本身的违法性,转贷人要承担法律风险。一旦被认定为违法转贷,不仅可能面临刑事处罚,还可能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同时,因为转贷资金的来源是金融机构贷款,转贷人还要承担银行要求提前还贷等信用风险。例如,银行发现贷款被转贷后,有权要求转贷人立即偿还全部贷款,若转贷人无法偿还,还会影响其个人信用记录。
- 借贷:在合法借贷关系中,出借人主要承担的是借款人不能按时还款的信用风险。如果借款人没有按照约定偿还借款和利息,出借人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如向法院起诉要求借款人偿还债务,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但只要借贷行为本身合法,出借人一般不会面临像转贷人那样的刑事和违法风险。